中国古代乡村政治文化的特点——家族势力与国家势力的博弈与合流

被引:15
|
作者
骆正林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京210097
关键词
古代乡村; 乡里制度; 官民共治; 乡村政治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自秦始皇统一到辛亥革命的两千多年里,"大一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在"大一统"的农业社会,乡村既是国家的细胞、王权巩固的基础,又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为了维系王权,封建国家采取"官民共治"的形式,将国家权力渗透到乡村,从而实现"摄取乡村资源"和"降低治理成本"的统一。而"官民共治理"的"乡里制度"则是乡村治理的政治基础,它直接决定了乡村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以血缘为前提的有限自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长莉, 2006
  • [2] 解体与重构[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娅著, 2004
  • [3] 走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困境[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徐勇, 2004
  • [4] 给农民让权[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刘亚伟编, 2002
  • [5] 蛰伏与绵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唐军著, 2001
  • [6] 中国乡村生活[M]. 时事出版社 , (美)明恩溥著, 1998
  • [7] 告别洪荒[M]. 东方出版中心 , 赵林著, 1998
  • [8] 中国文化概论[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李宗桂著, 1988
  • [9] 中国哲学史[M]. 人民出版社 , 肖苇父,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