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被引:220
|
作者
于志刚 [1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犯罪; 传统犯罪; 社会危害性; 刑事立法; 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传统犯罪网络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诱因是网络空间的技术性代际差异;传统犯罪的网络变异表现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变异、社会危害性的变异和犯罪形态的变异三个方面。扩张化的司法解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选择,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面对网络空间中传统犯罪的变异态势,将部分预备行为提升、独立化为实行行为,将部分共犯行为加以正犯化,将会是未来刑事立法无法回避的两个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6 +22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木马侵入及其后续行为的刑法学研究[D]. 蒋璟.中国政法大学 2009
  • [2] 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 2000
  • [3] Examin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Lifestyle-Routine Activities Theory for Cybercrime Victimization
    Holt, Thomas J.
    Bossler, Adam M.
    [J]. DEVIANT BEHAVIOR, 2009, 30 (01) : 1 - 25
  • [4] Digital Citizenship, The Internet, Society, and Participation[J] . Maria Laura Sudulich.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 2008 (7)
  • [5] Computer Forensics and Cyber Cri me:An Introduction. Marjie T.Britz. Prentice HallPres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