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57
|
作者
史纪安
陈利顶
史俊通
傅伯杰
张淑荣
机构
[1] 北京 100085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5] 陕西 杨陵 712100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区域特征; 驱动机制; 榆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3.04.017
中图分类号
X833 [土壤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榆林地区1986、199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结合多年社会统计资料分析榆林地区10多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大、流转方向较为集中,具体表现为农田总面积下降、耕地质量局部改善,林草覆盖面积增长、其它用地类型面积减少;从区域角度分析,南部黄士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减少、成熟林地面积增加幅度大与西北部风沙区耕地面积轻微增加、天然草地优势地位增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区域特征符合“因地制宜”规律,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导向吻合。全区总人口及其区域分布、农民年均收入和农业人口比重为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应的土地政策也对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较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4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土地复合利用研究——以广州为例
    李文翎
    阎小培
    [J]. 地理科学, 2002, (05) : 574 - 580
  • [2]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
    秦丽杰
    张郁
    许红梅
    刘湘南
    [J]. 地理科学, 2002, (04) : 508 - 512
  • [3] 厦门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遥感检测与分析
    李天宏
    韩鹏
    [J]. 地理科学, 2001, (06) : 537 - 543
  • [4]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朱会义
    何书金
    张明
    [J]. 地理研究, 2001, (06) : 669 - 678
  • [5]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
    徐勇
    Roy C.Sidle
    [J]. 地理学报, 2001, (06) : 657 - 666
  • [6]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王思远
    刘纪远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J]. 地理学报, 2001, (06) : 631 - 639
  • [7] 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田光进
    张增祥
    王长有
    刘斌
    魏成阶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6) : 543 - 546
  • [8] 中尺度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评估——以伊洛河中部地区为例
    李小建
    刘钢军
    钱乐祥
    Jim Peterson
    [J]. 地理科学, 2001, (04) : 289 - 296
  • [9] 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邵晓梅
    杨勤业
    张洪业
    [J]. 地理研究, 2001, (03) : 298 - 306
  • [10]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朱会义
    李秀彬
    何书金
    张明
    [J]. 地理学报, 2001, (03) : 253 -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