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新元古代莲沱组底部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2
|
作者
景先庆 [1 ]
杨振宇 [2 ]
仝亚博 [3 ]
王恒 [4 ]
徐颖超 [5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5]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莲沱组; 凝灰岩; SHRIMP U-Pb锆石定年; 区域地层对比; 湖北三峡地区;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60232
中图分类号
P534.3 [元古代(界)]; P588.21 [碎屑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3 ;
摘要
湖北三峡地区发育一套新元古代地层,其可能记录了地球系统的一系列剧变,如莲沱组可能记录了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以及南华冰期起始时间等相关的地质信息。然而,莲沱组的沉积年龄及区域地层对比却仍存在较大争议,限制了我们对这些地质信息的理解。本文从花鸡坡剖面莲沱组底部凝灰岩层获得两组SHRIMP U-Pb锆石年龄(810±7)、(763±10)Ma,前者可能为莲沱组下伏黄陵花岗岩剥蚀后再沉积的结果,而后者应代表莲沱组底部沉积开始的年龄。结合前人在三峡地区对莲沱组地层年代学的研究,认为莲沱组沉积年龄为780714Ma,区域上可与滇中、川西澄江组/开建桥组及湘北的板溪群、黔东南的下江群及桂北的丹洲群进行对比,但其缺失下江系早期—中早期(820790 Ma)沉积地层,因此只相当于下江群、丹洲群的中上部地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8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1] 湘黔桂相邻区新元古代820~635Ma时期裂谷盆地充填序列与地层格架
    陈建书
    戴传固
    彭成龙
    王敏
    卢定彪
    王雪华
    骆珊
    [J]. 中国地质, 2016, 43 (03) : 899 - 920
  • [2] 扬子区新元古代前震旦纪地层对比
    周传明
    [J]. 地层学杂志, 2016, 40 (02) : 120 - 135
  • [3] 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标定及地层对比
    高林志
    尹崇玉
    丁孝忠
    王泽九
    张恒
    [J]. 地球学报, 2015, 36 (05) : 533 - 545
  • [4] 黔东南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的地层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覃永军
    杜远生
    牟军
    卢定彪
    龙建喜
    王安华
    张厚松
    曾昌兴
    [J]. 地球科学, 2015, 40 (07) : 1107 - 1131
  • [5] 新的SIMSU–Pb锆石年龄及其对南沱冰期起始时间的限定(英文)
    刘鹏举
    李献华
    陈寿铭
    兰中伍
    杨犇
    尚晓东
    尹崇玉
    [J]. Science Bulletin, 2015, 60 (10) : 958 - 963
  • [6] 川西新元古界开建桥组底部沉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卓皆文
    江新胜
    王剑
    崔晓庄
    伍皓
    熊国庆
    陆俊泽
    江卓斐
    [J]. 矿物岩石, 2015, 35 (01) : 91 - 99
  • [7] 华南扬子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新进展
    汪正江
    王剑
    江新胜
    孙海清
    高天山
    陈建书
    邱艳生
    杜秋定
    邓奇
    杨菲
    [J]. 地质论评, 2015, 61 (01) : 1 - 22
  • [8] 关于南华系底界年龄780Ma数值的讨论
    张启锐
    [J]. 地层学杂志, 2014, (03) : 336 - 339
  • [9] 峡东青林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变
    安志辉
    童金南
    叶琴
    田力
    宋虎跃
    赵小明
    [J]. 地球科学, 2014, 39 (07) : 795 - 806
  • [10] 中国地层表及说明书的特点与主要进展
    王泽九
    黄枝高
    姚建新
    马秀兰
    [J]. 地球学报, 2014, 35 (03) : 271 -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