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沈阳市城镇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

被引:14
|
作者
周锐 [1 ,2 ]
李月辉 [1 ]
胡远满 [1 ]
吴晓青 [3 ]
贺红士 [1 ]
刘淼 [1 ]
王晋年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GIS; 城镇用地扩展; 缓冲区分析; 象限方位分析; 沈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05 ;
摘要
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市辖区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建设密度和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8年~2004年各时间段城镇扩展强度指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显著的"圈层式"扩展模式,高速扩展区由中心城区外围4km扩展到6km区域;②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0~6km区域,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增幅逐渐变小;低密度城镇用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减幅逐渐变小;③除1992年~1997年外的各时段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和强度指数最大的都是第5象限,1992年~1997年间,城镇扩展面积和扩展强度指数最大的是第6象限,城镇用地扩展总体上呈现由西北-西南方向逐渐向正西-东北方向过渡;④1988年~2004年间,第5象限低密度城镇用地减少的最多,19年间共计37.00km2转化为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其次为第Ⅱ象限,共计减少26.15km2。
引用
收藏
页码:1947 / 19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基于SLEUTH模型的杭州市城市扩展研究
    刘勇
    吴次芳
    岳文泽
    黄经南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 797 - 807
  • [2] 沈阳市城区扩展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王秋兵
    卢娜
    边振兴
    [J]. 资源科学, 2008, (07) : 1068 - 1075
  • [3] 遥感及CA模型支持下的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城市扩展分析与预测
    史晓霞
    李京
    陈云浩
    曲延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2) : 121 - 126
  • [4]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
    马荣华
    顾朝林
    蒲英霞
    马晓冬
    朱传耿
    [J]. 地理学报, 2007, (10) : 1011 - 1022
  • [5] 沈阳市城镇扩展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
    吴晓青
    胡远满
    贺红士
    布仁仓
    郗凤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0) : 2282 - 2288
  • [6] 北京城市蔓延的测度与分析
    蒋芳
    刘盛和
    袁弘
    [J]. 地理学报, 2007, (06) : 649 - 658
  • [7] 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
    李月辉
    胡志斌
    高琼
    肖笃宁
    胡远满
    穆阳
    关竹心
    张小云
    [J]. 生态学杂志, 2007, (06) : 875 - 881
  • [8] 不同规模城镇的扩展过程分析——以北京为例
    朴妍
    马克明
    [J]. 生态学报, 2007, (05) : 2136 - 2144
  •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李加林
    许继琴
    李伟芳
    刘闯
    [J]. 地理学报, 2007, (04) : 437 - 447
  • [10]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市1973—2005年间城市建成区的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牟凤云
    张增祥
    迟耀斌
    刘斌
    周全斌
    王长有
    谭文彬
    [J]. 遥感学报, 2007, (02) : 257 -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