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重构

被引:32
|
作者
牛海鹏 [1 ,2 ]
张安录 [1 ]
李明秋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耕地利用; 效益体系; 耕地非农化; 补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基于耕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了耕地利用的效益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制。分析表明,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最后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运行机制、补偿体系和实施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北京市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价值估算方法
    李翠珍
    孔祥斌
    孙宪海
    [J]. 地理学报, 2008, (03) : 321 - 329
  • [2] 农业生态补偿的原理与决策模型初探
    陈源泉
    高旺盛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 163 - 166
  • [3] 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
    蔡运龙
    霍雅勤
    [J]. 地理学报, 2006, (10) : 1084 - 1092
  • [4] 农地外部效益保护研究
    孙海兵
    张安录
    [J].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 9 - 13
  • [5]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赵荣钦
    黄爱民
    秦明周
    杨浩
    [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04) : 267 - 270
  • [6] 农地环境保育效益之评价
    萧景楷
    [J].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03) : 62 - 73
  • [7]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 张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 [8]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2007
  • [9] 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估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韦惠兰,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