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赋能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97
|
作者
徐政 [1 ]
左晟吉 [2 ]
丁守海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1.11.00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3305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共同话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本文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动因与实施背景,表明"3060"目标与双循环战略的互融互通是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升级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接着分别从国内大循环的供给端和需求端以及国际大循环的角度阐释碳达峰、碳中和对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内在逻辑。最后,从完善碳排放交易价格机制以显示高质量发展经济信号,重构能源体系以发挥高质量发展改革潜力,扩大绿色需求以牢固高质量发展外部支撑,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激发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碳中和”与世界地缘政治重构
    张锐
    相均泳
    [J]. 国际展望, 2021, 13 (04) : 112 - 133
  • [2] 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
    谢和平
    任世华
    谢亚辰
    焦小淼
    [J]. 煤炭学报, 2021, 46 (07) : 2197 - 2211
  • [3] 基于多目标模型的中国低成本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王深
    吕连宏
    张保留
    王斯一
    吴静
    付加锋
    罗宏
    [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 (09) : 2044 - 2055
  • [4] 碳中和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专利发展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肖涵彬
    李明
    田世杰
    扈榕嘉
    李乐
    赵晓丽
    [J]. 热力发电, 2021, 50 (12) : 122 - 131
  • [6] 碳中和:中国能走多快?
    潘家华
    廖茂林
    陈素梅
    [J]. 改革, 2021, (07) : 1 - 13
  • [7] 基于双碳目标的智慧能源体系构建
    童光毅
    [J]. 智慧电力, 2021, 49 (05) : 1 - 6
  • [8] 中国碳中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转型
    张永生
    巢清尘
    陈迎
    张建宇
    王谋
    张莹
    禹湘
    [J]. 国际经济评论, 2021, (03) : 9 - 26
  • [9] 中国“碳中和”承诺下技术生态化发展战略思考
    胡志坚
    刘如
    陈志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05) : 14 - 20
  • [10] 2060年碳中和引致中国经济系统根本性变革
    郭朝先
    [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 (05) : 64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