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办园体制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差异比较——兼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质量效益

被引:61
|
作者
洪秀敏 [1 ]
朱文婷 [2 ]
钟秉林 [2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 中国教育学会
关键词
办园体制; 普惠性幼儿园; 教育质量; 资源配置; 质量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5 ;
摘要
按照办园体制的不同,普惠性幼儿园可分为教办园、他办园以及普惠性民办园三种类型。以北京市一级一类园的156个班级为调查对象,借助观察法和问卷法,比较分析不同办园体制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并探讨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的关系。从结构性质量来看,当前普惠性幼儿园三分之一的班级师幼比尚未达标;大班额依然存在,教师学历基本在大专及以上,但仍有超四分之一的教师无职称,教龄结构偏于年轻化;从过程性质量来看,师幼互动质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教学支持尤为薄弱。经比较发现:教办园虽占据资源配置优势,但在结构性质量以及过程性质量的多个维度低于他办园;普惠性民办园虽然整体教育质量较低,但部分园所也能够提供较高质量的师幼互动。针对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薄弱、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存在质量差异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亟待改善等问题,建议通过调结构、促均衡、增扶持等方式,最终形成以公平为基础、以质量为导向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促进不同办园体制普惠性幼儿园的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