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与经济分权的可持续性

被引:7
|
作者
刘明兴 [1 ]
张冬 [2 ]
史宗翰 [3 ]
祝猛昌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2] 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系
[3]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
[4]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分权; 权力结构; 经济改革;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5.04.13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20103 ; 030202 ; 060207 ;
摘要
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文献倾向于将经济改革等同于经济分权。然而,各种经济指标均显示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有差别的:经济分权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发生了,在时间上早于经济改革。本文认为,经济分权实际上是政治精英权力结构变迁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中央政治精英的比重下降,而地方政治精英的比重大幅上升。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影响了经济分权政策的持续性,因此中央政府在80年代继续推行了迎合地方利益的经济改革。由于权力结构的变化,90年代开始的经济集权也可以用类似的逻辑来解释。此外,对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台湾和对苏联的案例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解释框架具有一般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320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4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