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的长期动态关系及其疏导——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VAR/VEC模型分析
被引:12
|作者:
孙克竞
[1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成因;
长期动态;
疏导;
地方财政;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5.05.004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热议已成为当前深化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与经济增长方式的焦点话题。现有文献虽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风险、制度设计和国际比较等方面多有论述,但多限定于单因素、局部、短期、静态的规范分析或实证检验,较少将地方政府债务各主要成因纳入一个长期动态模型中展开彼此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2000-2012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由地方政府负债、地方公共预算收支缺口、地方政府性投资支出、地方财政民生支出、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地区城镇化水平六个主要变量组成的VAR或VEC模型,重点分析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经济增长模式、民生支出压力、土地财政、城镇化发展,以及地方债自身存量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变化的长期动态影响及各成因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自身滚动增长、现行财政体制、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构成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变化趋于长期膨胀的主要成因,否定了城镇化的加速扩张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长期动因的主观假设,而由土地财政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很可能被高估了。同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变动也为地方财政民生支出、区域城镇化发展带来单方向的长期正向冲击。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指出,构建自治型地方财政体制,转变地方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升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将是未来根本保障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改革事务稳健前行的核心疏导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