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工贸易福利效应和转型升级的反思——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

被引:36
|
作者
刘晴 [1 ,2 ]
徐蕾 [3 ,4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 合肥兴泰控股集团
[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4]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二元经济; 贸易成本分享; 福利效应; 转型决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8 [特种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经典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中国经济结构特征和出口贸易事实为依据的异质性企业分类模型。模型的主要结论表明: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机制大相径庭。尽管加工贸易会降低行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但仍可能通过吸收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剩余劳动力改善社会福利水平。该模型可以解释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和"劳动力需求悖论"。本文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政府辅助加工贸易转型提供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任务离岸外包的组织形式:中国的经验
    李志远
    [J]. 管理世界, 2013, (04) : 16 - 32
  • [2] 垂直专业化贸易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就业结构?
    唐东波
    [J].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 118 - 131
  • [3]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验与理论分析——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种总结
    裴长洪
    彭磊
    郑文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 77 - 87
  • [4]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李春顶
    [J].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 64 - 81
  • [5] 制度扭曲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扩张
    张杰
    刘志彪
    张少军
    [J]. 世界经济, 2008, (10) : 3 - 11
  • [6] 正确认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裴长洪
    [J]. 国际贸易, 2008, (04) : 4 - 7
  • [7]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
    蔡昉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 4 - 12
  • [8] 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
    朱希伟
    金祥荣
    罗德明
    [J]. 经济研究, 2005, (12) : 68 - 76
  • [9]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沈玉良, 2011
  • [10] The End of Cheap Chinese Labor
    Li, Hongbin
    Li, Lei
    Wu, Binzhen
    Xiong, Yanyan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2, 26 (04): : 57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