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视角下的高校科研与教育系统关系——以美国百强高校为例

被引:5
|
作者
何舜辉 [1 ,2 ]
杜德斌 [1 ,2 ]
林宇 [1 ]
刘树峰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校; 科学研究; 教育; 耦合关系; 协调度;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8.03.021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构建高校科研与教育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耦合模型,揭示美国百强高校科研——教育系统复合耦合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整体上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且较为稳定,表明高校科研系统与教育系统交互耦合的高度紧密性。时序演化上,耦合度与协调度发展曲线分别呈U型和S型变化趋势,高校科研与教育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同向变化(2005—2008年)和反向变化(2009—2011年)两个阶段。(2)校际差异上,科研水平的基尼系数大于教育水平的基尼系数,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教育水平变化曲线成相反的走势,随着时间推移,两者间的差距不断扩大。(3)校际间的耦合度差异性较不明显,而协调度水平差异较明显,呈现"纺锤状"等级规模结构,具体可划分为六大耦合协调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