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司法中的法、理、情

被引:5
|
作者
池建华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乡土司法; 法; 理; 情; 乡土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其在转型时期解决纠纷的活动可归纳为乡土司法。乡土司法植根于乡土社会,虽然乡土社会正在转型,变中自有不变之内容,观念上的乡土中国依然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乡土司法的运行体现了法、理、情的结合,法体现为权威来源和强制依据,理体现为是非真假和逻辑分析,情则体现为人情世故和礼尚往来,三者之间既有冲突也有协调,这也是当代中国乡土司法的运行实际,需要在观察社会、发现规范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中国传统诉讼之“情判”试探
    刘军平
    [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3 (05) : 151 - 155
  • [2] 人民法庭存废之争
    邵俊武
    [J]. 现代法学, 2001, (05) : 146 - 151
  • [3] 良善司法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江必新, 2014
  • [4] 宋代民间法律生活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郭东旭, 2012
  • [5] 中国语境下司法仪式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佟金玲, 2012
  • [6] 情理法与中国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范忠信, 2011
  • [7] 中国人的脸面观[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翟学伟, 2010
  • [8] 人物志[M]. 中华书局 , 梁满仓译注, 2009
  • [9] 法社会学原理[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奥) 埃利希, 2009
  • [10] 乡土司法[M]. 法律出版社 , 高其才,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