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的中国化过程是政策转移领域的研究议题。产业政策由存在争议的产业结构政策和难以否定的企业合理化政策构成。中国引进了产业结构政策,悬置了企业合理化政策,政策转移过程并未完成。依据相关领域的主流分析框架,包括经济意识形态、经济理论范式以及关于国企改革方向的认识在内的经济理念和转变之中的政府结构共同导致了上述现象。20世纪80年代,实现赶超成为共识,改革不能直接挑战计划体制,企业自主权问题压倒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问题;国家计委在政府之中占据关键位置,国家经委在1988年被撤销。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计划体制保留了阐释空间的产业结构政策被引入,改进企业层面效率的企业合理化政策被淡化。20世纪90年代,难以发现企业合理化政策的意义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事实上的主流经济理论,企业改革被等同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政府结构的变动导致工业主管部门的行政能力降低。这种情况导致了企业合理化政策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