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52
|
作者
:
彭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100872
彭兰
[
1
]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100872
来源
:
国际新闻界
|
2007年
/ 10期
关键词
:
WEB2.0;
P2P;
RSS;
社会结构;
社会网络;
社会生态系统;
D O I
:
10.13495/j.cnki.cjjc.2007.10.009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050302 ;
摘要
:
WEB2.0所强调的,不是人与内容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它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界面、社会纽带。它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另一方面,WEB2.0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结构的分权,但它并不会带来权力的完全平等。而从整体看,WEB2.0的指向,是一个既继承了传统社会生态又具有自己特质的社会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内容之上的社会网络以及文化网络。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
师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师海玲
范燕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范燕宁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 94
-
97
[2]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军著, 2004
←
1
→
共 2 条
[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
师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师海玲
范燕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范燕宁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 94
-
97
[2]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军著, 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