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被引:6
|
作者
李侠祥 [1 ,2 ]
刘昌新 [2 ,3 ]
王芳 [1 ,2 ]
郝志新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碳减排; 绿色发展; 中国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2 ; 020206 ; 030206 ; 083001 ; 1407 ;
摘要
增加绿色投资是促进"一带一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设计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无投资、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3个情景,利用改进的索罗模型和碳强度变化模型,计算并对比分析了"一带一路"地区7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和CO2排放量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投资有利于"一带一路"地区的经济发展和CO2减排,且随着投资的增加,促进作用也越明显。相对无投资情景,截至2100年,在固定、加强投资情景下,"一带一路"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累计增加45.16万亿和97.02万亿美元,CO2累计排放量分别减少44.16 Gt和79.47 Gt,这将导致2100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下降2.41和4.33 mL/m3。从区域上看,虽然在短期内(2017—2050年),中国投资可能导致东南亚及周边地区、印度和中东欧的CO2排放量小幅增加,但长期(2017—2100年)结果显示,其对各区域CO2排放量下降均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东南亚及周边地区和中东—中亚地区的减排促进作用最明显。这表明中国投资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18 / 63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