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

被引:27
|
作者
陈伟东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社区建设; 社会管理;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怎样理解社区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中国的社区建设?如何理解社区建设中的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是中国社区建设亟需回答的基础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立足中国社区建设的过程、事实、经验,提出社区建设超越了公民社会建设领域、国家政权建设领域,是中国努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国家战略。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是以社区建设为路径,在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责任为基础,重塑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共同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尚未成熟,仍处于实践过程之中。政府主体性错位、社会主体性虚弱、市场主体性缺失是中国社区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性问题。公民社会理论、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第三领域"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社区建设的过程和事实,需要建构一种以责任为基础的"主体性互构理论"———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在社区建设中交互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后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管理
    鲍宗豪
    洪菲菲
    [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1) : 64 - 72
  • [2] 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
    沈红
    [J].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 40 - 54
  • [3] 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 孔娜娜.华中师范大学. 2012
  • [4]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著, 2005
  • [5] 社会的管理[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著, 2003
  • [6] 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2002
  • [7] 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M]. 上海三联书店 , 陈富良著, 2001
  • [8] 后资本主义社会[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