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改革和重点

被引:3
|
作者
胡恒洋 [1 ]
机构
[1]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财政; 农村; 农业;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农户; 乡村; 农民; 劳动者;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8.32.01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大部分属于公共品和准公产品范畴,因此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负有重要职责。近年来,国家在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对农业和农村支持的领域不断拓展,建设资金的安排上更加强调向困难地区、困难人群倾斜,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十一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夯实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增加投入,整合资金,提高效益,创新体制机制,使农民长期受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