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以江苏为例

被引:154
|
作者
刘志彪 [1 ]
凌永辉 [1 ]
孙瑞东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革命; 未来产业; 发展战略;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3.11.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当前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以“算力”为代表的新质态的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它要求产业内涵具有知识性,产业发展具有未来性,产业布局要凸显虚拟性,产业组织要偏向扁平性,产业创新要突出基础性,产业政策要注重平等性等。当前,江苏产业发展正处于结构改革阶段,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加强“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之间的联系,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等。目前,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存在总体布局速度较慢、省内布局不平衡、支撑要素生态不够优化等主要问题。为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效应对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挑战,江苏产业发展宜在战略和政策上采取锻造长板+补足短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虚拟集聚+物理集聚、市场需求+制度供给、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等新办法和新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