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全国148所大学2015-2019年国际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构建"准自然实验"研究,以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为处理组,以未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为对照组,检验评估两类"预聘—长聘"制度对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16—2018年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中,"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大幅提升了大学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却导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论文发表量逐渐递减;"首聘期科研考核"制度的实施则降低了大学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仅使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略有提升;"预聘—长聘"制度对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总体来看,"预聘—长聘"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大学科研生产力,但"首聘期科研考核"制度的激励效果不佳。此外,中国大学在实施"预聘—长聘"制度过程中要注意科研产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