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

被引:47
|
作者
葛全胜 [1 ]
刘浩龙 [1 ]
郑景云 [1 ]
萧凌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过去2000年; 气候变化; 社会发展; 影响; 适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亚系统发展状况间的对应关系,从数百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过程在实质上也是社会结构重新构建的过程。具体有以下结论:①尽管并非所有的暖期社会都是繁荣昌盛的,但总体上说来,"冷抑暖扬"的文明韵律十分清晰;②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自然—经济—人文亚系统的各个环节而逐级传导,进而产生了五个层次的气候冲击与适应;③在过去2000年气候恶化阶段,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的贫困人群生存问题是诱发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④气候只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推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动力;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对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总体上渐趋减轻。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 [1]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
    葛全胜
    郑景云
    郝志新
    刘浩龙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6) : 934 - 942
  • [2] 全球变暖、碳排放及不确定性
    方精云
    朱江玲
    王少鹏
    岳超
    沈海花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0) : 1385 - 1395
  • [3] 中国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速率
    葛全胜
    张学珍
    郝志新
    郑景云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9) : 1233 - 1241
  • [4] 全球气候变暖争议中的核心问题
    王绍武
    葛全胜
    王芳
    闻新宇
    黄建斌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6) : 656 - 665
  • [5] 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
    刘颖杰
    林而达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 229 - 233
  • [6] 2ka来苏干湖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气候变化
    强明瑞
    陈发虎
    张家武
    高尚玉
    周爱锋
    [J]. 科学通报, 2005, (13) : 1385 - 1393
  • [7]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
    王铮
    黎华群
    孔祥德
    张正远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6) : 706 - 713
  • [8]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
    章典
    詹志勇
    林初升
    何元庆
    李峰
    [J]. 科学通报, 2004, (23) : 2468 - 2474
  • [9]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
    陈海
    康慕谊
    范一大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05) : 54 - 57
  • [10] 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方修琦
    葛全胜
    郑景云
    [J].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 85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