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87
|
作者
李小建 [1 ]
周雄飞 [2 ]
卫春江 [2 ]
孔云峰 [1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财经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银行业空间系统; 金融地理;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1201 ;
摘要
基于对中国发展中地区的河南省的第一手调查数据,对经济水平较低、受外部影响较小但增长迅速的内陆省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同,中国发展中地区的国有银行业逐步向中心城市集中。其中,作为区域中心的地级城市的地位上升最为突出。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制度变化有关;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又是促进该趋势的直接诱因。这一观点通过混合OLS模型模拟得到证明。城市内部的银行业区位变化,具有一些与发达国家的不同之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心城市的迅速拓展。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又带来了城市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由此形成了银行业区位的不断扩散,新兴快速增长的地区,迅速吸引了一批银行的建立。对郑州市58家银行网点的调查表明,在1978年之前,银行网点设立十分遵循计划体制的安排;而在1979年以后,邻近地段“人均收入水平高:决定着相当一部分银行网点的布局。这从微观角度佐证了河南省的分析结论。金融系统的集中格局,为非中心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给予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