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马克思的协作理论与协作形式的发展——兼论协作与所有制的关系
被引:4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馗
[
1
]
机构
: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来源
:
经济学家
|
2015年
/ 06期
关键词
:
分工与协作;
协作的收益;
所有制;
D O I
:
10.16158/j.cnki.51-1312/f.2015.06.001
中图分类号
: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
0201 ;
摘要
:
文章探讨了在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两种分工形式下,协作以更具体的形式在不同的层面展开,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协作理论。分工作为一种特殊的协作,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也体现了协作与所有制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协作本质上是资本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最终并非由协作形式上的主体获得,而是由协作本质上的主体——资本——获得。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协作才是真正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才能由劳动者获得。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两个维度:要素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
程启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程启智
[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12)
: 8
-
15
[2]
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慧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伟
[J].
经济学家,
2011,
(10)
: 14
-
21
[3]
马克思“国际价值链”理论的当代解读与政策含义
杨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杨玉华
[J].
生产力研究,
2011,
(08)
: 15
-
16
[4]
分工、协作与企业合作剩余创造——马克思企业理论分析框架的一般化
陈赤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大学商学院
湘潭大学商学院
陈赤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建军
[J].
教学与研究,
2008,
(04)
: 35
-
41
[5]
企业规模边界的系统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协作系统观的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富强
[J].
财经研究,
2007,
(10)
: 83
-
94
[6]
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J]. 魏剑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05)
[7]
分工理论的历史演变与消失——兼论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贡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金忠
[J].
中国经济问题,
2007,
(02)
: 31
-
37
[8]
分工、知识、资本与企业权力——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越子
[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1)
: 43
-
47
[9]
马克思劳动协作观与产业地域分工的理论渊源辨析
李福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李福柱
刘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刘曙光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1)
: 11
-
13
[10]
新技术革命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永志
[J].
经济评论,
2002,
(03)
: 3
-
6
←
1
2
3
→
共 24 条
[1]
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两个维度:要素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
程启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程启智
[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12)
: 8
-
15
[2]
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慧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伟
[J].
经济学家,
2011,
(10)
: 14
-
21
[3]
马克思“国际价值链”理论的当代解读与政策含义
杨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杨玉华
[J].
生产力研究,
2011,
(08)
: 15
-
16
[4]
分工、协作与企业合作剩余创造——马克思企业理论分析框架的一般化
陈赤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潭大学商学院
湘潭大学商学院
陈赤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建军
[J].
教学与研究,
2008,
(04)
: 35
-
41
[5]
企业规模边界的系统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协作系统观的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富强
[J].
财经研究,
2007,
(10)
: 83
-
94
[6]
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J]. 魏剑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05)
[7]
分工理论的历史演变与消失——兼论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贡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金忠
[J].
中国经济问题,
2007,
(02)
: 31
-
37
[8]
分工、知识、资本与企业权力——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越子
[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1)
: 43
-
47
[9]
马克思劳动协作观与产业地域分工的理论渊源辨析
李福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李福柱
刘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刘曙光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1)
: 11
-
13
[10]
新技术革命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永志
[J].
经济评论,
2002,
(03)
: 3
-
6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