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协作理论与协作形式的发展——兼论协作与所有制的关系

被引:4
|
作者
王馗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分工与协作; 协作的收益; 所有制;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5.06.001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文章探讨了在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两种分工形式下,协作以更具体的形式在不同的层面展开,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协作理论。分工作为一种特殊的协作,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也体现了协作与所有制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协作本质上是资本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最终并非由协作形式上的主体获得,而是由协作本质上的主体——资本——获得。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协作才是真正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才能由劳动者获得。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