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新方法——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12
|
作者
柳荻 [1 ]
尹恒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估计; 广义矩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传统方法(DEA、SFA方法、指数方法和OLS、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等参数方法)都具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视野局限在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很少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企业行为。自Olley&Pakes(1996)开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迅速发展。这一新方法尝试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将微观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中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结构方法迅速扩展到企业需求估计、溢价估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