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找到相关数据
精准施策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研究——基于山西、广东、贵州金融机构的调研
被引:11
|作者:
封北麟
[1
]
机构:
[1]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融资成本;
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2004110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F279.27 [地方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近年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持续出台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策的落实对于降低经济融资成本,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山西、广东、贵州三省的"降成本"调研过程中,中小民营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银行普惠金融覆盖面有限,小微企业受益"冷暖不均",金融机构"上热下冷";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雷声大、雨点小、落地难";"支农、支小"的大行"头雁效应"不明显,中小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主力作用,但贷款成本较高;非标融资渠道发展受阻,形成融资断层,融资成本较高;政策性融资担保成为融资担保体系的支柱,但治理体系不完善、财政依赖度高;非正规金融发展再度活跃,不良中介机构侵蚀普惠金融红利,扰乱金融秩序等。针对三省调研情况,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下沉普惠金融服务重心,推进地方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加强金融监督执法,鼓励支持非标融资渠道发展,推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等方式,精准施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