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21
|
作者
刘竹 [1 ]
孟靖 [2 ,3 ]
邓铸 [1 ]
路平 [1 ]
关大博 [1 ]
张强 [1 ]
贺克斌 [2 ]
宫鹏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3] The Bartlett School of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ollege London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 隐含碳排放; 排放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F757.12 [];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6 ;
摘要
中美贸易对中美两国国家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意义十分重大.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以美中贸易逆差为由向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然而,中美贸易中的环境成本差异以及排放转移问题尚未被广泛重视.本研究通过构建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化估计了中美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并从具体行业层面分析了中美两国产品的单位排放强度和单位经济价值差异.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进口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造成了中国中美贸易的环境成本逆差,增加了中国额外的环境污染和减排成本. 2017年,中国为满足美国消费而生产的对美出口产品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达2.88亿吨,同期美国对华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为0.46亿吨,相当于美国每年向中国净转移了2.4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约占美国碳排放总量的5%.综合考虑相关经济收益,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为0.92千克/美元(人民币:美元=6.8:1),而美国对华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仅为0.53千克/美元,中国出口产品比美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高74%,表明在获得相同经济价值的基础上,中国平均要比美国多付出约一倍的环境成本和减排代价.研究认为,中美贸易的环境成本逆差造成了中国高于自身经济收益的环境代价.从缩小中美贸易的环境成本逆差的角度来讲,中国应积极促进产业进一步升级,增加创新和研发投入,从而增加出口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降低生产出口产品的环境代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633 / 16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中美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研究——基于I-O SDA模型的分析
    邓荣荣
    陈鸣
    [J]. 管理评论, 2014, 26 (09) : 46 - 57
  • [2] 中美贸易隐含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詹晶
    叶静
    [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9 (04) : 36 - 42
  • [3]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刘红光
    刘卫东
    刘志高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 79 - 88
  • [4] 2007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李善同, 2016
  • [5] 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陈锡康等 著, 1982
  • [6] A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J] . Zengkai Zhang,Kunfu Zhu,Geoffrey J.D. Hewings.Energy Economics . 2017
  • [7] Globalization and pollution: tele-connecting local primary PM2.5 emissions to global consumption[J] . Meng Jing,Liu Junfeng,Xu Yuan,Guan Dabo,Liu Zhu,Huang Ye,Tao Shu.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 2016 (2195)
  • [8]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PPROACH TO COMPARING MRIO DATABASES
    Owen, Anne
    Steen-Olsen, Kjartan
    Barrett, John
    Wiedmann, Thomas
    Lenzen, Manfred
    [J].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14, 26 (03) : 262 - 283
  • [9] Calculation of embodied energy in Sino-USA trade: 1997–2011[J] . Ranran Yang,Ruyin Long,Ting Yue,Haihong Shi.Energy Policy . 2014
  • [10]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O 2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A multi-region model for China[J] . Bin Su,B.W. Ang.Applied Energy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