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

被引:11
|
作者
王岩 [1 ]
高惠珠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主义现代性; 社会主义新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新道路;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21.09.023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A81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3 ; 030504 ;
摘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呈现批判立场的创新性、批判方法的辩证性、批判内容的二重性或全面性三个特点。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建设的实践方略包括:预言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必然,指出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取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社会目标和理论设想。中国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建构,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和从城市到农村以及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有机体整体的新现代性建设三个向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N]. 习近平. 人民日报. 2021 (002)
  • [2]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B]. 译林出版社 ,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4
  •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B].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1998
  • [4] 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B].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著, 1997
  • [5] 毛泽东选集[B].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91
  • [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 习近平. 求是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