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基础的当代空间社会学

被引:23
|
作者
刘少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实践; 马克思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当代各种空间社会学研究中,有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线索,即从实践出发或立足实践开展对社会空间的研究,而马克思的感性实践观点是其理论基础。列斐伏尔因此把巴黎等地的大规模城市改造称为"空间生产",即以空间为对象的生产实践,是在特定地理范围中发生的具有明显物质性的感性实践,而福柯论述的则是一种在特定空间场所中展开的感性实践。虽然城市改造的空间生产与医学的治疗实践、社会治理的话语实践不同,但在通过感性行动、作用感性存在、形成感性表象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感性实践特征。此外,布迪厄、吉登斯和卡斯特等人也分别通过"场域""结构化理论""网络信息空间"等维度探索实践结构、实践关系或实践过程,进入或展开了广阔的空间社会学视野。借鉴空间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空间变迁、空间矛盾、空间权利、空间治理和空间秩序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2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空间与政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 列斐伏尔 (Lefebvre, 2015
  • [2] 马克思的社会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亨利列斐伏尔, 2012
  • [3] 临床医学的诞生[M]. 译林出版社 , (法) 福柯 (Foucault, 2011
  • [4]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 ,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 1999
  • [5] 知识考古学[M]. 三联书店 ,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 1998
  • [6] 社会的构成[M].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
  • [7] 实践与反思[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