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的空间演变
被引:27
|作者:
钟章奇
[1
]
王铮
[1
,2
]
夏海斌
[1
]
孙翊
[2
]
乐群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潜力;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农业生产潜力对区域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投资与布局等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的研究较少探讨19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就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也还较少关注。为此,论文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潜力的可能影响做出了估计,研究发现:1961—2012年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的地理分异特征异常显著,其中东南较高,西北相对较低,同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9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减少的区域主要是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其中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中部等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减少最为明显,约在4%以上,而水分有效系数的下降是其农业生产潜力减少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潜力增加的地区则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南部等地。在当前的全球变化趋势下,模拟得到,2041—2060年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减少的区域可能主要位于长江以南以及青海中部地区,其中四川盆地和湖北中南部等地的农业生产潜力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因而这也可能会给这些地区的平均粮食产量带来一定程度的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018 / 2032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