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被引:166
|
作者
张琼
吴国雄
机构
[1]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北京
[2]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旱涝; 南亚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海面温度异常距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8~1999年月平均气象资料,分析了42 a以来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的时空分布特征, 发现长江流域降水具有非常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代际的转折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60年 代的持续干旱和90年代的多发性洪涝形成鲜明对比。依照降水标准差大小,从42 a降水资料 中划分出6个严重涝年和5个严重旱年。合成分析表明旱涝年大气环流和全球海温均有明显差 异,涝年高 低层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全球海温呈大范围正距平,旱年则相反。文中对比分析了南亚 高压和海温两个异常因子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关系,发现南亚高压强度指数与长江流域降 水有显著相关,二者的年代际变化趋势非常一致,20世纪70年代末当南亚高压由弱变强,长 江流域由相对干旱转为相对多雨。而赤道太平洋SSTA与长江流域降水的关系不甚确定。超前 /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前期冬春季100 hPa副热带高压强度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呈显著的正相 关,前期冬春季赤道东太平洋SSTA与长江流域降水也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分析结果表 明,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形和海陆分布特征,将南亚高压作为一个异常强信号并加 以关注,对中国短期气候尤其是灾害性气候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张琼
    钱永甫
    张学洪
    [J]. 大气科学, 2000, (01) : 67 - 78
  • [2] 我国汛期降水的EOF分析
    邓爱军
    陶诗言
    陈烈庭
    [J]. 大气科学, 1989, (03) : 289 - 295
  • [3] 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的天气气候研究
    罗四维
    钱正安
    王谦谦
    [J]. 高原气象, 1982, (02) : 1 - 10
  • [4]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陶诗言
    朱福康
    [J]. 气象学报, 1964, (04) : 385 - 396
  • [5] 夏季热带西太平洋上空的热源异常对东亚上空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 .2 黄荣辉,李维京. 大气科学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