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958~1999年月平均气象资料,分析了42 a以来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的时空分布特征, 发现长江流域降水具有非常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代际的转折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60年 代的持续干旱和90年代的多发性洪涝形成鲜明对比。依照降水标准差大小,从42 a降水资料 中划分出6个严重涝年和5个严重旱年。合成分析表明旱涝年大气环流和全球海温均有明显差 异,涝年高 低层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全球海温呈大范围正距平,旱年则相反。文中对比分析了南亚 高压和海温两个异常因子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关系,发现南亚高压强度指数与长江流域降 水有显著相关,二者的年代际变化趋势非常一致,20世纪70年代末当南亚高压由弱变强,长 江流域由相对干旱转为相对多雨。而赤道太平洋SSTA与长江流域降水的关系不甚确定。超前 /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前期冬春季100 hPa副热带高压强度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呈显著的正相 关,前期冬春季赤道东太平洋SSTA与长江流域降水也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分析结果表 明,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形和海陆分布特征,将南亚高压作为一个异常强信号并加 以关注,对中国短期气候尤其是灾害性气候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