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

被引:140
|
作者
范剑勇 [1 ]
莫家伟 [2 ]
张吉鹏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2] 香港大学经济学系
[3]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居住模式; 土地供给;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405 ;
摘要
如何解释地方政府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为什么城市高企的房价没有抑制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从土地供给角度对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内在机制的探讨,将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干预行为具体化为扩张工业用地供应、相对缩减住宅用地供应,并以新增常住人口的居住模式选择为切入点,建立适合解释中国城镇化的空间均衡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可以用新增常住人口居住在价格低廉的非普通商品房为主的模式来解释,工业用地扩张推动城市常住人口增长、房价上升,但降低了工资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63 +20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