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被引:131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机构:
[1] 美国布兰德斯大学
[2] 美国匹斯堡大学
[3] 中国社科院数经所
来源:
关键词:
工业生产率;
国有工业;
劳动生产率;
价格指数;
物价指数;
质量指数;
TFP;
全要素生产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间投入;
工业总产值;
工业生产总值;
社会总产值;
集体工业;
集体所有制工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摘要:
一、引言 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和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不但为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经济学家的兴趣。可以看到,始终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这表现在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外延增长模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的争论上。近来新的研究表明,和人们曾设想的相反,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储蓄、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Lau and kim 1992;Young 1994;Krugman 1994)。这些研究似乎加重了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的怀疑。特别是中国国有工业生产率与自身相比以及与集体工业相比究竟有没有提高的问题尤其引人注意。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2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