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

被引:50
|
作者
王立刚
邱建军
马永良
王迎春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北京10009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4] 北京100081
[5] 北京100094
[6]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9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DNDC模型; 土壤有机碳; 施肥; 翻耕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氮磷化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和翻免耕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验证DNDC(脱氮—分解 )模型 ,说明其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程度较好 ,证明DNDC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当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动态变化。对 2个试验长期 (10 0a)的模拟结果表明 :对于氮磷化肥配施试验 ,对照、单施氮肥和单施磷肥的处理SOC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 ,每年施用氮肥(纯N) 2 70kg·hm-2 配合施用磷肥 (P2 O5) 135kg·hm-2 的处理SOC含量与初始值相比增加了 31%。对于翻免耕试验 ,免耕并施用 112 5kg·hm-2 氮肥 (纯N)再配合每年秸秆还田 4 5 0 0kg·hm-2 的处理比初始值增加了 6 2 % ,翻耕并施用 187 5kg·hm-2 氮肥、15 0kg·hm-2 磷肥再配合每年秸秆还田 4 5 0 0kg·hm-2 的处理SOC含量比初始值增加了 5 6 %。从DNDC模型模拟得出 ,实行秸秆还田或增加作物生物产量还田及免耕等耕作措施将有效持续的增加SOC含量 ,提高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
    张晓平
    方华军
    朱平
    任军
    王立春
    梁爱珍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1) : 1318 - 1324
  • [2] 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王绍强
    刘纪远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 528 - 534
  • [3]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苏永中
    赵哈林
    [J]. 中国沙漠, 2002, (03) : 19 - 27
  • [4]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徐阳春
    沈其荣
    冉炜
    [J]. 土壤学报, 2002, (01) : 83 - 90
  • [5] 利用农业土壤固定有机碳——缓解全球变暖与提高土壤生产力
    杨学明
    [J]. 生态环境学报, 2000, (04) : 311 - 315
  • [6] 覆盖免耕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研究
    张海林
    高旺盛
    王广章
    朱文珊
    [J]. 作物杂志, 2000, (04) : 7 - 9
  • [7]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李长生
    [J].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 345 - 350
  • [8]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金峰
    杨浩
    赵其国
    [J]. 土壤, 2000, (01) : 12 - 18
  • [9] 区域农业土壤N2O释放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徐文彬
    洪业汤
    陈旭晖
    C.S.Li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999, (05) : 450 - 456
  • [10] 曲周试区秸秆还田配施氮磷肥的效应研究
    牛灵安
    秦耀生
    郝晋珉
    牛新胜
    [J]. 中国土壤与肥料, 1998, (06) : 32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