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

被引:58
|
作者
桑兵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历史系 广州510275
关键词
历史现场; 社会学; 人类学; 民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092.5 [];
学科分类号
060203 ; 0603 ; 060301 ;
摘要
自梁启超倡导“新史学”以来,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逐渐加强,其中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而这方面引起的主要变动,便是民史概念的提出以及努力使民众成为历史表现的中心和主体。经过民国学人的探索,史学的“眼光向下”和社会学人类学的重心下移合流,民史的重建渐具雏形。但要避免中国历史研究的初民化,充分发挥社会学人类学影响史学的潜力,如何回到历史现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4 +20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国史学会 编, 2002
  • [2] 师承·补课·治学[M]. 三联书店 , 费孝通著, 2001
  • [3]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王〓森著, 2001
  • [4] 社会学与民俗学[M]. 四川民族出版社 , 杨〓著, 1997
  • [5] 傅斯年选集[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傅斯年著, 1996
  • [6] 顾颉刚年谱[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顾潮编著, 1993
  • [7] 杨堃民族研究文集[M]. 民族出版社 , 杨堃 著, 1991
  • [8]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 上海译文出版社[英]巴勒克拉夫(Brraclough,G·)著, 1987
  • [9] 吴晗的学术生涯[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夏鼐 编著, 1984
  • [10] 求学与读书. 陈钟凡. 读书月刊 .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