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贫困的界定: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35
|
作者
郭之天 [1 ]
陆汉文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部地区减贫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贫困标准; 国际经验; 建构性;
D O I
10.19714/j.cnki.1671-7465.2020.006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相对贫困的界定是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的逻辑起点,亦是相对贫困研究的基础问题。相对贫困最突出的特征是相对性和主观性,一是纳入比较的资源或维度,二是对资源或维度进行比较的标准,三是贫困与非贫困分界点的确定。欧洲福利国家主要以相对收入为贫困测量标准,美国采用绝对与相对相结合的差异性贫困标准,以墨西哥为代表的一些拉美国家则使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不论哪一种标准,都是由相应国家的政策传统、社会意识等因素共同建构出来的,在政策实践中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建构性为中国选择相对贫困的界定标准并制定切合实际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