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矿化度下特殊黏弹性流体的性能评价及驱油机制研究

被引:15
|
作者
刘进祥 [1 ]
卢祥国 [1 ]
王荣健 [1 ]
刘义刚 [2 ]
张松 [3 ]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 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交联聚合物凝胶; 分子内交联; 黏弹性; 第一法向应力差; 分子聚集体; 交联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9 [油田应用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黏度计、流变仪、动态光散射仪和扫描电镜,对交联聚合物凝胶和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分子聚集体、分子线团尺寸(Dh)和黏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岩心流动实验和调驱实验装置,评价交联聚合物凝胶的流动性和调剖能力。结果表明:调整溶剂水矿化度、聚合物和交联剂质量浓度可以使聚合物溶液中生成以分子内交联为主的凝胶或以分子间交联为主的凝胶,分子内交联会使交联聚合物凝胶黏弹性大幅度增加,分子间交联对黏弹性影响较小,交联反应先发生分子内交联,然后演变为分子间交联;黏弹性不仅能够提高洗油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微观波及系数;与相同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相比,分子内交联聚合物凝胶的黏度接近,Dh略大,黏弹性、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明显增大,具有较高的驱油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6+182 +1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正负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线团尺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王晓燕
    卢祥国
    姜维东
    [J]. 高分子学报, 2009, (12) : 1259 - 1265
  • [2] Cr3+、碱和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分子构型及渗流特性影响
    卢祥国
    姜维东
    王晓燕
    [J].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 749 - 754
  • [3]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突扩孔道内的流动特性
    尹洪军
    姜海梅
    苏宇驰
    钟会影
    [J]. 高分子学报, 2009, (06) : 520 - 524
  • [4] 可动凝胶体系渗流流变特性及其表征
    马庆坤
    朱维耀
    高珉
    王明
    [J]. 石油学报, 2007, (05) : 85 - 88
  • [5]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研究
    刘洋
    刘春泽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 91 - 94+104
  • [6]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油藏孔喉的配伍性
    朱怀江
    刘强
    沈平平
    罗健辉
    杨静波
    刘玉章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5) : 609 - 613
  • [7] Al3+交联聚合物分子结构及其识别方法
    卢祥国
    胡勇
    宋吉水
    赵劲毅
    [J]. 石油学报, 2005, (04) : 73 - 76
  • [8] 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弹特性的研究
    赵丰
    杜玉扣
    李兴长
    唐季安
    杨平
    [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11) : 1385 - 1388
  • [9]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粘弹性研究
    李道山
    康万利
    朱洪军
    [J]. 油田化学, 2003, (04) : 347 - 350
  • [10]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对采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
    张宏方
    王德民
    岳湘安
    王立军
    不详
    [J]. 高分子学报 , 2003, (03) : 321 -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