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40年的农村反贫困认识与后脱贫战略前瞻

被引:69
|
作者
何秀荣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扶贫; 脱贫; 反贫困政策; 涓滴效应; 贫困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但实施反贫困政策与是否脱贫不是一回事。全世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脱贫效果不佳,新中国初期30年冀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来使农民集体脱贫的效果也不佳,中国的有效脱贫始于农村改革开放。中国脱贫的主要特点是脱贫人口多、脱贫速度快、脱贫地区广、总体脱贫稳定性好。中国成功脱贫的要素是:1993年前的脱贫基本归功于经济发展的"涓滴效应",1993年之后主要归功于政府系统推进的反贫困政策,其中尤其是扶贫组织建立、机制完善、强有力的行政执行能力、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巨量的资金投入等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脱贫依然还是低水平的,2020年后的反贫困任务主要是提高脱贫标准与缩小相对贫困并行、从一般贫困转向特殊群体、从单维贫困拓展到多维贫困、从农村贫困延伸到城市贫困,尤其要重视的是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把握好城乡扶贫政策侧重点、贫困标准设定与计算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贫困监测
    鲜祖德
    王萍萍
    吴伟
    [J]. 统计研究, 2016, 33 (09) : 3 - 12
  • [2]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问题研究
    王萍萍
    徐鑫
    郝彦宏
    [J]. 调研世界, 2015, (08) : 3 - 8
  • [3] 中国农村贫困变动:1981-2005——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和指数的对比分析
    张全红
    张建华
    [J]. 统计研究, 2010, 27 (02) : 28 - 35
  • [4] 2011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 2011
  • [5] 中国战胜农村贫困[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