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62
|
作者
田光进
庄大方
刘明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中国; 耕地资源; 动态变化; 空间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80年代末与90年代末期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分析了近10年来全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的来源、去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生态退耕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城镇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广西、上海;农村居民点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河北、安徽、山东、广东、新疆、河南。退耕还林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北、西南、内蒙古、广东等地区,退耕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及宁夏地区。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部分耕地被转变为库塘。新开垦耕地资源主要来源于草地、林地,毁林开荒主要发生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垦草地主要发生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地区。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表现为沿海地区耕地资源的减少及东北、西北地区耕地资源开垦,耕地开垦的结果是对西北及东北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