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产业结构演变的逻辑及其比较优势——基于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的视角
被引:40
|
作者
:
孙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孙军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彦彦
[
2
]
机构
:
[1]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
经济学动态
|
2012年
/ 07期
关键词
:
产业结构演变;
比较优势;
传统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
1202 ;
120202 ;
摘要
:
传统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这两者对我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过程,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螺旋式上升模型进行刻画:传统产业升级可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培育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支撑,这两者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本文认为,产业结构螺旋式上升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政府应该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保护或扶持新兴产业政策,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发展战略将使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和展望
吴敬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吴敬琏
[J].
人民论坛,
2011,
(30)
: 42
-
45
[2]
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田杰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田杰棠
[J].
发展研究,
2011,
(07)
: 8
-
10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
剧锦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剧锦文
[J].
改革,
2011,
(03)
: 31
-
37
[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熊勇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
熊勇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世才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5)
: 54
-
58
[5]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毅夫
[J].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1)
: 1
-
32
[6]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熊勇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
熊勇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世才
[J].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0)
: 38
-
44
[7]
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不是代替工业化[J]. 厉以宁.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5(S1)
[8]
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小明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03)
: 34
-
41
[9]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政府行为[N]. 于斌斌.绍兴日报. 2011 (007)
[10]
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辜胜阻, 2001
←
1
2
→
共 11 条
[1]
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和展望
吴敬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吴敬琏
[J].
人民论坛,
2011,
(30)
: 42
-
45
[2]
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田杰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田杰棠
[J].
发展研究,
2011,
(07)
: 8
-
10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
剧锦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剧锦文
[J].
改革,
2011,
(03)
: 31
-
37
[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熊勇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
熊勇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世才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5)
: 54
-
58
[5]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毅夫
[J].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1)
: 1
-
32
[6]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熊勇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
熊勇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世才
[J].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0)
: 38
-
44
[7]
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不是代替工业化[J]. 厉以宁.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5(S1)
[8]
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小明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03)
: 34
-
41
[9]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政府行为[N]. 于斌斌.绍兴日报. 2011 (007)
[10]
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辜胜阻, 20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