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民主:抗战时期“三三制”选举的革命面像

被引:11
|
作者
王建华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改造民主; 三三制; 革命面像;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0.09.011
中图分类号
K26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三三制"原则回应了现代革命的民主诉求,这一原则的革命意义还在于将自由主义追求的个体权利平等转化为革命政党追求的党派与阶级平等。梳理相关史料可以看出,完善"三三制"选举的过程即是政党改造民主的过程。在革命语境下,中共通过中间分子的"物色",选区的调整,原则实现形式的灵活性与政党领导的间接性等来塑造民主,巩固革命政权。至此,"三三制"原则成为革命政党改造民主,动员民众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