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

被引:99
|
作者
杨选梅 [1 ]
葛幼松 [1 ]
曾红鹰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
关键词
消费者生活方式; 碳排放系数; 家庭碳排放; 显著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以"南京1000家庭碳排放"调查的家庭活动数据为基础,运用国外新范式"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LA)探讨了家庭消费活动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研究了碳排放与家庭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系数。分析得出:①户均年家庭碳排放量3705.76 kg;②人均家庭碳排放约占总碳排放量的29.27%;③家庭用电碳排放量几乎占家庭碳排放总量的一半,生活垃圾碳排放比例位居其次占了将近1/4;④户均碳排放量随月际变化波动较大,在7月份为峰值,10月份为谷值,差值为181.10 kg;⑤家庭能耗、生活垃圾、交通出行碳排放比例为64∶24∶12;⑥常住人口、交通出行、住宅面积是影响家庭碳排放中的显著性因子;⑦常住人口增加一个、住宅面积多一个平方米、交通工具每提高一个层次,户均年碳排放量分别增加397.84 kg、8.54 kg、551.21 kg。家庭碳排放定量化研究为公众提供了有效减少碳排放的途径,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朱永彬
    王铮
    庞丽
    王丽娟
    邹秀萍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 935 - 944
  • [2] 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探析
    杜婷婷
    毛锋
    罗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 94 - 99
  • [3]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 [4]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王中英
    王礼茂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5) : 88 - 91
  • [5] 全民节能减排实用手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007
  • [6]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factors on air pollution
    Cole, MA
    Neumayer, E
    [J].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4, 26 (01) : 5 - 21
  • [7]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
  • [8] 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requirements of households in India
    Pachauri, S
    Spreng, D
    [J]. ENERGY POLICY, 2002, 30 (06) : 511 - 523
  • [9] Modelling lifestyle effects on energy demand and related emissions
    Weber, C
    Perrels, A
    [J]. ENERGY POLICY, 2000, 28 (08) : 549 - 566
  • [10] Lost in the ozone: Population growth and ozone in California[J] . James C. Cramer,Robin P. Cheney.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