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之后与新文明的可能

被引:2
|
作者
车玉玲 [1 ]
机构
[1] 苏州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新文明; 启蒙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6.05.011
中图分类号
A81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我们从不否认启蒙运动的伟大功绩,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启蒙之后的世界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已经显示出了启蒙运动中所蕴含价值观念的局限。其内在根源在于:其一,启蒙精神自身蕴含着欧洲文明危机的种子,在今天已经展现出来。其二,"时空压缩"与"网络社会"的出现,造就了超越地域与国家限制的全球化经济。因此,以现代的观念与原则去面对全球化问题,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滞后。实际上,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理论中,"新文明"已经开始萌芽。对此,马克思指出,这将是在经济社会形态终结之后,有别于技术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则进一步说明,新文明应以"互存共生为原则,构建以人、自然、技术、文化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另一种全球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Slattery,P. . 1995
  • [2] 存在的勇气[M]. 贵州人民出版社[美]P·蒂利希(Paul Tillich) 著, 1988
  • [3] 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M]. 重庆出版社[联邦德国]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多尔诺 著, 1990
  • [4] 全球化[M].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美]罗兰·罗伯森 著, 2000
  • [5] 后现代的状况[M]. 商务印书馆 , (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著, 2003
  • [6]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胡塞尔(Hussrl,E.)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