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世界科技强国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24
|
作者
:
玄兆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玄兆辉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琴
[
2
]
孙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孙云杰
[
1
]
机构
:
[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博士后工作站
来源
:
中国科技论坛
|
2018年
/ 12期
关键词
:
科技强国;
内涵;
指标;
评价;
D O I
:
10.13580/j.cnki.fstc.2018.12.004
中图分类号
:
F113.2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学科分类号
:
020202 ;
020206 ;
030206 ;
1407 ;
摘要
:
世界科技强国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心目标,然而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在知识经济、创新型国家等相关概念研究基础上,阐述了世界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指出世界科技强国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高级阶段,提出世界科技强国所具备的5个核心特征。以此为基础,指出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标遴选应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建设信息科技强国的路径思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杰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5)
: 468
-
473
[2]
中国如何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15—2050)
胡鞍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胡鞍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生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皓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5)
: 474
-
482
[3]
科技强国植根于深厚的基础研究
张先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张先恩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5)
: 496
-
503
[4]
大国强盛崛起与科技创新战略变革——世界科技强国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时代经验论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江源
[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
(16)
: 6
-
37
[5]
创新型国家特征、指标体系与建设目标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河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穆荣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中保
[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01)
: 14
-
18
[6]
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谢富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富纪
[J].
上海管理科学,
2009,
31
(05)
: 85
-
89
[7]
从21到18,把脉我国创新型国家进程[N]. 张晶.科技日报. 2011 (002)
[8]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7
[9]
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纪宝成, 2008
[10]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Furman, J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Boston Univ, Sch Management, Boston, MA 02215 USA
Furman, JL
Porter, M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Boston Univ, Sch Management, Boston, MA 02215 USA
Porter, ME
Stern, 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Boston Univ, Sch Management, Boston, MA 02215 USA
Stern, S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6)
: 899
-
933
←
1
2
→
共 11 条
[1]
建设信息科技强国的路径思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杰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5)
: 468
-
473
[2]
中国如何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15—2050)
胡鞍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胡鞍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生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皓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5)
: 474
-
482
[3]
科技强国植根于深厚的基础研究
张先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张先恩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5)
: 496
-
503
[4]
大国强盛崛起与科技创新战略变革——世界科技强国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时代经验论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江源
[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
(16)
: 6
-
37
[5]
创新型国家特征、指标体系与建设目标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河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穆荣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中保
[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01)
: 14
-
18
[6]
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谢富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富纪
[J].
上海管理科学,
2009,
31
(05)
: 85
-
89
[7]
从21到18,把脉我国创新型国家进程[N]. 张晶.科技日报. 2011 (002)
[8]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7
[9]
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纪宝成, 2008
[10]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Furman, J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Boston Univ, Sch Management, Boston, MA 02215 USA
Furman, JL
Porter, M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Boston Univ, Sch Management, Boston, MA 02215 USA
Porter, ME
Stern, 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Boston Univ, Sch Management, Boston, MA 02215 USA
Stern, S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6)
: 899
-
93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