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31
|作者:
![](/_nuxt/img/defuser.1eae6fa.jpg)
聂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712100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712100
来源:
关键词:
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承载能力;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93.03.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系统地阐述了土地承载能力研究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分为土地生产潜力和承载能力研究两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土地承载能力和土地生产潜力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2] 中国气候生产潜力区划的探讨[J]. 资源科学, 1984, (03) : 72 - 79陈明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气象系龙斯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气象系
- [3] 北京地区光温生产潜力与适宜种植制度关系问題的初步探讨[J]. 中国农业气象, 1983, (03) : 12 - 15高汉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农科院 北京市农科院秦金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农科院 北京市农科院
- [4] 北京市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及干旱期间最佳灌水方案[J]. 中国农业气象, 1982, (04) : 18 - 23郑剑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卢志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
- [6] 大气中CO2浓度倍增时植被生产力的变化[J]. 气象科技, 1987, (03) : 66 - 69И.Ю.Локшин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刘树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7] 加拿大土地评价的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1988, (01) : 13 - 15D.A.戴维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王凤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8] 系统动态学方法在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中的应用尝试——以黄淮海平原为例[J]. 资源科学, 1988, (04) : 13 - 20李久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 [9] 环境因子对旱地农作物产量影响程度的系统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88, (03) : 13 - 21梁荣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农学院沈能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农学院
- [10] 作物生产和水分利用的关系[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0, (02) : 18 - 29赵立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荆家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