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人工智能的重塑效应及其限度

被引:166
|
作者
马长山 [1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司法人工智能; 可视正义; 数字正义; 智慧司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1 [司法行政];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司法应用,开启了从"接近正义"迈向"可视正义"的历史进程,引发了司法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通过司法过程场景化、司法规则代码化、司法决策建模化、司法服务管理智慧化重塑着司法过程,大大提升了智慧司法的社会效能。但司法人工智能亦有其内在限度。算法决策要达到绝对的客观和精准并非易事,面对复杂疑难案件,其能够促进形式正义,却很难实现实质正义。发挥人工智能对司法的优化重塑效应,应与对人工智能的风险防范同步进行。需针对算法决策设立相应的规制和救济机制,注入公开、公平和责任理念,进而兴利除弊,促进科技向善和打造良性发展的智慧司法,更好地实现"可视正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 [1] 计算法学:作为一种新的法学研究方法
    邓矜婷
    张建悦
    [J]. 法学, 2019, (04) : 104 - 122
  • [2] 商业自动化决策的算法解释权研究
    张凌寒
    [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6 (03) : 65 - 74
  • [3] “人工智能+法律”十大趋势
    曹建峰
    [J]. 机器人产业, 2017, (05) : 86 - 96
  • [4] 为网络社会治理贡献法治智慧[N]. 人民法院报. 2019 (002)
  • [5] 打造智能时代司法文明新坐标[N]. 李阳.人民法院报. 2019 (007)
  • [6]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与司法创新[N]. 邓恒.人民法院报. 2017 (002)
  • [7] 法律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挑战[N]. 陈尔彦.经济参考报. 2017 (008)
  • [8]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席位争夺战开打[N]. 韩显阳.光明日报. 2016 (012)
  • [9] 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甦, 2020
  • [10] 代码2.0[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劳伦斯·莱斯格,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