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

被引:387
|
作者
蔡跃洲 [1 ]
陈楠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经济特征; 高质量增长; 就业结构; 分配格局;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9.05.001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研究目标:总结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术-经济特征,厘清其对宏观经济增长、劳动就业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就人工智能热潮下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演进趋势进行展望,并给出应对思路和建议。研究方法:以前沿文献和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梳理;通过数据整理和趋势分析,就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分配可能受到影响进行情景分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和创造性四项技术-经济特征,能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高质量增长,而其自身规模壮大也有助于增长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推进中,替代效应与抑制效应作用下就业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但结构性冲击不可避免。中间层岗位容易被替代,就业结构将呈两极化趋势;伴随结构调整,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将降低,被替代行业中教育和技能水平较低、年龄偏大人群所受损失最大,并扩大收入差距。劳动成本攀升将加速人工智能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有力支撑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但岗位结构与年龄构成错配和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相叠加,可能在中短期内造成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扩大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研究创新:归纳提炼出新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对增长、就业的作用机制,就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推演预判。研究价值:及早警示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产业政策、行业规制、社会保障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埃森哲: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
    马克·珀迪
    邱静
    陈笑冰
    [J]. 机器人产业, 2017, (04) : 80 - 91
  • [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宏观和产业数据的测算及分解
    蔡跃洲
    付一夫
    [J].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 72 - 88
  • [3]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蔡跃洲
    张钧南
    [J].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 100 - 114
  • [4] 智能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李彦宏, 2017
  • [5] 第四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施瓦布, 2016
  • [6] 科学的极致[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集智俱乐部, 2015
  • [7] The future of human creative knowledge work within the digital economy[J] . W. David Holford.Futures . 2018
  • [8]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Autor, David H.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5, 29 (03): : 3 - 30
  • [9] Explaining Job Polarization: Routine-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Offshoring[J]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4 (8)
  • [10] HAS ICT POLARIZED SKILL DEMAND? EVIDENCE FROM ELEVEN COUNTRIES OVER TWENTY-FIVE YEARS
    Michaels, Guy
    Natraj, Ashwini
    Van Reenen, John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4, 96 (01) : 60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