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变参数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被引:38
|
作者
高宇明 [1 ]
齐中英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时变参数; 状态空间模型; 卡尔曼滤波;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8.02.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应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53~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估计了样本区间内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与传统的索洛残差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时变参数方法得到的TFP增长率计算结果由于不包含方程误差,比索洛残差方法的结果精确;TF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基本和GDP的增长趋势相同,只是有所滞后,滞后期一般为一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9 +1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法的相对优缺点
    肖正林
    杨飞
    张翼
    [J]. 商场现代化, 2006, (27) : 368 - 368
  • [2]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郭庆旺
    贾俊雪
    [J]. 经济研究, 2005, (06) : 51 - 60
  • [3]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张军
    施少华
    [J].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 17 - 24
  • [4] 技术进步的动态度量与分析探讨
    金锡万
    陈世菊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2) : 52 - 58
  • [5] Solow增长速度模型中参数α、β的动态辨识
    汤兵勇
    宋家第
    [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88, (04) : 38 - 42
  • [6] 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证方法论[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璋等著, 1993
  • [7]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 [8]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M].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 2004
  • [9] 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M].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姜均露主编, 1998
  • [10] 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京文,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