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东北工业单位制社会的变迁

被引:18
|
作者
谢雯 [1 ]
机构
[1]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单位制; 渐进式改革; 东北; 历史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探讨单位制和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东北的社会变迁。本文首先指出以理想型为主的单位制研究的局限性,强调单位制内部的异质性,单位制社会形态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以及渐进式改革在历史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受经济发展史影响,东北地区在市场化改革初期形成了一个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经济社会中心的"工业单位制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形态下,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在这一地区产生了一系列非预期性后果。原本作为地方经济中心的大中型企业解体后,地方政府重塑经济真空,权力增强,产生了一个两极分化的就业结构,加强了"关系"的重要性,也导致了大量年轻人的流失。市场化改革没能使东北社会从曾经的单位制社会转变为以市场契约精神为主导的市场社会,反而转变成了熟人网络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4 +5-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