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被引:23
|
作者
张少军 [1 ]
李善同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关键词
省际贸易; 因素分解; 经济增长; 结构影响; 部门影响;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7.02.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752.8 [地方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2 ;
摘要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来源区分为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之后,不管是消费贡献比重的下降,还是省际调出和出口贡献比重的上升,部门影响均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创新:将省际贸易引入关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价值:对于目前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省际贸易可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中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因素分解——兼与日、韩的国际比较
    胡翠
    许召元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4) : 80 - 94
  • [2] “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
    沈利生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4) : 139 - 151
  • [3] 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沈利生
    吴振宇
    [J]. 经济研究, 2003, (11) : 33 - 41
  • [4] 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亚雄, 2006
  • [5] 地区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周振华主编, 1996
  • [6] The Sources of Industrial Growth in Indonesia, 1985–95: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 . Takahiro Akita,Agus Hermawan.ASEAN Economic Bulletin . 2000 (3)
  • [7] Sources of structural change: an input-output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Greece[J] . George M. Korres.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 1996 (11)
  • [8] National Borders Matter: Canada-U.S. Regional Trade Patterns[J] . John McCallu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5 (3)
  • [9] Input-Output Analysis: The First Fifty Years[J] . Adam Rose,William Miernyk.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