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包干的组织基础

被引:96
|
作者
张静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行政包干; 组织关系; 政府角色; 多中心控制权;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4.06.00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回应"行政包干"的缘起问题,针对"成本衡量"说,本文建议从行政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历史关系,说明发包制的存在。由于政府的多元角色、多中心控制权的组织关系以及对执行工具的依赖,政府系统逐渐发展出具有灵活适应性的、不同于单一科层体系的、能够利用上述组织环境的方法,来推进任务的执行。"行政包干制"顺势于不言自明的控制权范围,通过默许、交换和隐形授权,将目标和利益不同的组织容纳于一体,形成了今天治理体系中混合共生的形态。因此,政府行政体系的组成结构、其内部真实的组织关系和多元角色是发包制产生的基石。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周黎安
    [J]. 社会, 2014, 34 (06) : 98 - 113
  • [2] 中国的军阀政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齐锡生, 2010
  • [3] 强社会与弱国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米格代尔, 2009
  • [4] 清代地方政府[M]. 法律出版社 , 范忠信, 2003
  • [5] 利益组织化单位[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静著, 2001
  • [6] "最强大"的中纪委 .2 褚朝新,特约撰稿,罗婷,胡鑫. 南方周末 . 2014